音乐学院的日常是?

教室、琴房两点一线,累了就去吃顿好吃的~

平时会参加一些室内乐或乐队的排练,会有很多讲座可以听。学校每学期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音乐会和社会实践,美美享受舞台就好啦!


为什么说”竹笛是我的武器“?

笛子给我带来了的不只是单方面的音乐技能,更像是我情绪的一个载体,它会让我暂时抛开一些杂乱的想法,忘却一些感受,当下的情绪也会完完全全通过音乐呈现出来。我通过竹笛来诉说,并且用音乐疗愈自己。


民乐还是西洋乐?

我觉得这两者不是不能兼容,作为一个中国竹笛演奏者,我也去学习了一些西洋乐的曲子,我会去尝试把竹笛当作一个载体,来演绎真正西化的乐曲,这种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感觉很新鲜也很有挑战性。


拿竹笛的你和不拿竹笛的你?

拿起笛子我就会自然而然的跟它产生出联结,沉浸在音乐里。私底下的我脑洞很大且带着一丝社牛的自信,喜欢迪士尼和哈利波特,没事就去乐园转转,坚信自己是个巫师,画画摄影什么都会一点,不过也只是为了自己开心。


但要说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其实这两个都是。

我与我组成了我。


吹竹笛的成就感是?

享受舞台,享受大家为我鼓掌,收到观众们对我音乐反馈的那份感动!



图书编辑的日常是?编辑的乐趣是?

编辑当然是每天和文字打交道,但其实我们的日常是围绕“做书”展开的,比如和作者、译者沟通书稿的打磨、和设计师沟通装帧、和印务、发行、营销编辑们沟通……嗯?怎么听起来是个话很多的工作。


至于乐趣,我觉得编辑的工作和种树有点像,共同的乐趣在于从播种到收获,总是需要时间。不是那么容易速成的事物,当中就会包含耕种过的痕迹和自然的法则。


做书的成就感是?

现阶段我觉得最有成就感的是印刷厂寄来样书的那一刻。虽然在此之前你已在脑海中想象过、构思过无数遍,但当这本书真正出现在面前、拿在手上,还是会有一种又崭新,又亲切的感觉。“这本书的生命开始了”,这样一种感觉。


为什么会去学跳舞?

其实一直都喜欢看现代舞,但是因为拖延,一直都没去学。去年年初腿骨折了,身体受限,很简单的动作也变得难以完成。从那时起,自由这个词开始变得具体,身体的边界,原来就是自由的边界。所以重获自由后,马上去报了舞蹈课。


你居然有拖延症?你如何克服它?

我记得樱桃小丸子里有一集叫《小丸子喜欢做远足的准备》,讲的是小丸子和大家都为远足做准备,非常开心。结果第二天下大雨,远足被延后了。大家都感到很失落,只有小丸子心中暗喜:这样下次还可以再做一次远足的准备了。拖延大概是这样一种心情。


接纳自己的这种状态后,再去调整自己和deadline的关系,会轻松许多。要解决一个问题,可能先要放弃“问题”这个概念,好好看看它本身。


独处的你和亲密关系中的你,做书的你和学芭蕾的你,你如何自洽?

虽然会处在不同状态中,但我一直是all in的类型。一个人也好,和恋人在一起也好,我都没有保留,就是当下最真实的样子。做书是我的工作,但也是我选择的生活方式,我会在当中投入一部分自我,通过它感知世界。就和通过跳舞感知身体的世界是一样的。


舞者的日常是?

舞者的日常其实非常枯燥,就是不停的训练、教课和上课。


舞蹈给你带来了什么?

舞蹈是我最引以为傲的职业,它让我从极度不自信慢慢喜欢上了自己,了解自己, 每天充满正能量。


跳国标舞的成就感是什么?

舞蹈成就了现在的我 ,让我得到很多人的尊重。我感觉在舞台赛场上的我会让我暂时脱离现实生活,没有烦恼、没有焦虑,那个时刻好像所有人都为我而来,那束光是为我而亮,我喜欢那个时刻的自己,被所有人注视着。舞蹈是唯一一个能够让我发自内心得到满足的事情。


你认为你的天分和努力占多少百分比?

我觉得30是天分,70是努力。条件好天分好当然重要,但是后期更加重要,人的可能性真的是无限的,你不知道自己可以开发多大的潜力!


其实在我小时候我在学校里并不受学校的重视,我非常羡慕那些老师重点培养的同学,小时候的我很不自信,甚至自卑,是一个小透明。现在的我,是从底下一步一步爬上来的,也有了一点小成就。

摄影师:任安意

模特:Suzanne、吴依诺、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