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安高若」系列来了!
这次我们会介绍热爱户外的沈勇一家给你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沈勇一家始终保持着「在路上」的状态。沈勇说在旅途之中,车是最重要的工具,某种意义上,它既是移动载具,也是他们的家。
家庭录像的片段中,沈勇的儿子道道会在车后座看动画、玩玩具、打瞌睡,车辆一路在各个目的地间辗转颠簸,也让他的成长经历异常丰富——
“在福建学爬,在内蒙学翻身,在阿坝学走路,在绍兴学自行车。”
在各地走走停停,道道会被爸爸带着旅搭,被妈妈带着走长途。第一次徒步的时候,他独立走了80公里,这些片段融合在他的成长里成为一种习惯。“玩具与动画对他来说反而是难得的。”
在道道三岁之前,一家人几乎形影不离。那段时间中,沈勇和王洋一边在阿坝靠养蜂维持收支,一边陪着孩子长大。他们很珍惜这段日子,王洋告诉我们,他们认为“孩子三岁之前属于他们,但是等三岁后形成了独立的人格,就会需要自己的世界。”
在阿坝养蜂时,长年需要扎营于草原上,当时并没有流行“露营”这个概念,户外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当地阳光充足,丈夫王洋回忆刚到阿坝的第一天,自己就躺在小河边晒到皮都秃噜了。气温正好时,他们也会和当地人一起推着气垫床下水,飘飘浮浮的水流就像当地的生活节奏一样缓慢闲适。
就空间意义而言,户外生活对沈勇一家来说已经是过去式。
回到城市,生活中的改变也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不再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中,好在对于变化,一家人也抱着很开放的态度。
即使户外生活多年,沈勇也坚定地认为人不能抽离社会。融入社会的方式有很多,王洋和她都换了新的工作,道道则是认识更多朋友,没有父母陪伴的时间里,他也经常被沈勇的同事、好友 带着出去旅行。
诚然,都市的工作节奏让他们相比原来少了很多在一起的时间,三口之家逐渐开始分头忙碌。但是「家」的内核还是非常稳固的,他们比喻说“这个家里,沈勇是指挥引导的方向盘,王洋是承载车体的车轱辘,道道是核心的乘客。”
车继续往前,也一直在往前,他们有自己的行驶节奏。
「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玩的时候玩,在现实的生活里找一个躺平的间隙」这是他们当下遵循的生活方式。
摄影:DR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