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 (Paris) 3ge3 project 合作系列主要呈现的波点循环形象最早出现在M/M (Paris)为戏剧《广岛之谜》(Pluie d’été à Hiroshima)设计的布景中,整组图像由放大了1000倍的四色屏幕组成,被覆盖于整个剧场的地面之上。该作品丰富了印刷品的永久性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引发了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1935年撰写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见解:预示着图像指数级传播的时代下作品持续变化的状态。
M/M (Paris)成员 Mathias Augustyniak曾说,他们被平面设计吸引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需要置身于公共生活之内,深入到现实中去”。在M/M (Paris) 3ge3 project 合作系列中,M/M (Paris)对该波点循环图形进行二次创作并亲自参与到餐具与服饰等产品设计中,这是他们通过设计搭建艺术与大众生活的联系的一种途径。
M/M (Paris)是由Michaël Amzalag 和 Mathias Augustyniak 于1992年共同创立的平面设计工作室。他们与音乐、时尚及艺术界进行紧密的跨界合作,在当代平面设计及其延伸领域奠定了一种独树一帜、饱受赞誉的创意风格。M/M (Paris)长期委托方与合作者包括时装设计师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吉尔·桑达(Jil Sander)、尼古拉·盖斯奇埃尔(Nicolas Ghesquiere)、里卡多·提西(Riccardo Tisci)以及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艺术家萨拉·莫里斯(Sarah Morris)、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和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等;音乐艺术家麦当娜(Madonna)、班雅明·毕欧雷(Benjamin Biolay)和坎耶·维斯特(Kanye West)等。
正如独立策展人亚历山德拉·迈达尔(Alexandra Midal)所言:“M/M (Paris)在国际平面设计界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Michaël Amzalag和Mathias Augustyniak在围绕日常符号及其应用的深入分析之外,还针对平面设计的能力进行了反思性研究。他们的工作超越了传统的界限,通过丰富实验与跨领域合作重新定义了平面设计。M/M是’转换专家’,他们让平面设计从中介状态转变为艺术作品。”
M/M (Paris)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美术馆与机构展出与收藏,包括但不限于: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伦敦设计博物馆、迈阿密当代艺术博物馆、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苏黎世设计博物馆、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及埃因霍温凡艾伯美术馆。2012年,M/M (Paris)的两位创始人被法国文化部授予了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3ge3 project受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 Station of Art, PSA)邀请,与M/M (Paris)合作推出其位于PSA的中国首展“M/M上海制造”同名系列产品,并将它们在美术馆中创造的“乐园”延展至上海城市街道。
对于M/M (Paris)来说,展览不仅是展出艺术品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传递想法和情感的媒介。位于PSA的展览如同一个由M/M (Paris)打造的符号城市,他们通过突出“制造”的过程、将作品尺寸放大数倍,以及无序的展陈方式,蓄意营造出了视觉错乱的体验感,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观看方式。展厅中两百余件M/M (Paris)的海报向观众自剖着M/M (Paris)在过去十多年间的跨界合作经历与自我更新过程。而在展厅两侧正相对峙的巨大时钟分别显示巴黎与上海两个时区的时间,暗示了该展览空间在两个大脑、两个时区和两个文化之间循环交流,并借此期待着与观众进行开放而隐秘的对话。
“M/M上海制造”是M/M (Paris)在上海搭建的一个“公共乐园”。展览开幕40天后,3ge3 project将乐园延伸至美术馆外,带到极具生活烟火气的乌鲁木齐中路街道。正如M/M (Paris)在接受《WALLPAPER卷宗》采访时所说,“展览开幕只是社会实践的开始,理想状态是等乐园开放,他们再带入观察孕育出的全新叙事。”3ge3 project便是其中的一个篇章,是M/M (Paris)传递情感、共享经验、发挥社区力量和想象力的新的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