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川,1991年出生于吉林,现居燕郊。201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刘川的作品多习惯于使用线条来完成塑造,这与他本科期间学习传统国画有直接关系,这种表现逻辑和其常常借用的漫画形式语言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其语言本质都是通过线来组织画面和界形,而不是通过塑造的手段来完成。漫画语言在叙事层面的优势,摆脱对具体人物刻画,使用卡通形象实现泛指,转换对现实世界的感受,这些在其作品中得到体现。

《PAINT WITH HEART》以刘川的作品命名,收录了他近两年创作的58件作品,并将其看似松散地分为10个类别,每个类别的“关键词”都是一个他用粘土做的小图标。看似富于玩味,逻辑也稍显含糊暧昧,希望读者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产生属于自己的思考、代入——正如其作品本身引发的微妙能量。

与其说本书是一本作品集,不如说这是一本碎片化的故事书;松散的分类抹去了阅读顺序的强制性,给作品本身和读者更多呼吸的空间。

Q: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画画感兴趣的?又是什么时候决定要当艺术家的?

A:很小的时候看动画,上课的时候会把喜欢的角色画在课本上,很多人都做过这样的事。我没有过决定要当艺术家,我的性格比较被动,很多时候做选择也是逼不得已,不如说是我不想上班又只会画画才成为一个艺术工作者。

Q:从你的作品里,能感觉到你幽默的一面,也感觉到你情绪化的一面。你觉得搞笑和情绪化,哪个更能形容你?

A:我不知道这是在说我的作品还是我本人,或者这其实是无法拆分的,对我来说,幽默可能是一种后天训练,如果你说的不是东北口音上的幽默。

Q: 一周都有多少时间在创作?

A:这不好计算,如果指动手的时间,一般是在晚上,但实际上你对于生活的任何事情基本都会引向怎么把它画出来的思考上,当然我觉得艺术工作者理应这样,这不是一份有固定工作时间的工作。

Q:在画室里养两只猫,是为了督促自己常去画室吗?

A:关于养猫,这个事情可能得说得仔细一点,本来没有过养猫的打算,猫是小区里的流浪猫,本来只是买了猫粮在单元楼下投喂,但喂了一段时间发现这只猫(它叫来福,名字是另一个投喂的大姐给起的)胆子非常的小,看到狗就往树上躲,本来我没有想要圈养它的想法,毕竟我不知道野猫的快乐是否就小于家猫,但是看得出它在野外生活可能不如别的猫,我就抱去画室养了,画室和家里比,猫的可活动空间要大很多,所以就选择了画室。

养两只猫是因为,甲亢是来福的孩子,抱它回来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它已经怀孕了,结果后来肚子慢慢大了才知道,最终生了两只三花,其中一只被领养了,留下一只作伴。在起初养猫的几个月我没怎么画画,我感到画室的私密性被打破了,好在现在已经习惯了。

Q:你在吉林出生,现在生活在燕郊。东北最让你想念的是什么?

A:我的父母,东北菜。

Q:对未来有什么计划?(可以和艺术有关,也可以无关)

A: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小院子,方便养狗。

刘川的作品正在3ge3 project展出,欢迎至线下门店购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