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后的北京天气不错,在连绵的暑气到来之前,让我们一起聚聚?这个周末的798正是北京画廊周的开幕井喷,在看过太多艺术之后,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
“Better collect Green than ART!” 周日下午想邀请大家来戳客戳客的一方天台享用大自然,给眼睛整点绿色吧!
ABOUT HOST | 男孩女孩去花乡
是一个由艺术工作者组成的花友群,也是群友们微信里的赛博植物园。
大概是爱花之人的吸引力法则,这个群里从事文化艺术的同行们东拉西扯,慢慢形成了“男孩女孩去花乡”这个微信群,身边喜欢莳花弄草的朋友越来越多,“花友”慢慢成为了我们社会关系之上的另一重标签,爱花也可以成为我们繁忙之余偶尔相聚的理由。
花友故事
群主,赵梦莎 | 资深媒体人,工龄超过13年的艺术工作者,种花6年的摩登农妇。
“曾经觉得自己迷恋花花草草是同龄人中鸡立鹤群的精神老年人,直到年纪最长的花友陈鱼告诉我,开始种植便是“早觉悟早享受”。园艺爱好不是退休才能拥有的福祉,而是想要拥有一爿自然,什么时候都不嫌晚。”
花友,尚尚 | 艺术家,邮票设计师
“没有院子以后我就迷上了在阳台种兰花,虽然也养死了不少但还是稍微有了点经验,还认识了好多兰花品种,了解了兰花们神奇的生存方式,有一天我养的兰花莫名其妙突然开了,都是贼拉高兴的事儿。”
花友,陈鱼 | 艺术家
“2010年工作室建好住进来时,院子里空荡荡的,不懂怎么打理一个院子。记得2011年夏天,我还种过一院子南瓜,完全混乱无序。后来试着种过一些草花,波斯菊,矢车菊等。2013或是2014年之后,才开始迷上了月季。四周的院墙高大,我种的几种大型爬藤月季也越爬越高,后来长在高处的,也懒得去修剪了,只剪掉枯枝残花。既便是这样,每年春天都能开爆花,花多时一堆一堆像瀑布一样,这是生长在北京的月季园,经历寒冬之后得到的奖赏。”
花友,李姝睿 | 艺术家
“ 现在的花园是2年前新开辟的,坐落在洱海边,以前是建筑垃圾,我怀孕8个月时带着工人开始收拾,除了规划区域主要就是在准备土壤。按照朴门农艺的做法,我将厨余、山脊土、杂草、纸箱、咖啡渣等层层叠加,只为有一个多生物样本的基质可以种菜。在失败的种了几年花之后,我开始转向蔬果,金牛座是实用主义的,现在我家的果蔬在三个季节里都产出丰富,再有点花卉溜缝儿,异常满足。”
花友,李雨涵 | 待园的园丁
“ 待园,取自艺术家吴大羽年轻时的名字‘吴待’。这里有自吴大羽故居移植来的无花果及各种果树,和不精细化管理的花草。顺便养活了一方鸟和虫。”
花友,化烯屿 | 艺术家
“种花这件事大概是受父母影响比较大,我们一家人都喜欢种花种树,每天早上一家人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植物,看看它们今天开花了没、长高了没。在我们家里植物一直被伺候的很好。我和父母种植观的区别可能在于我会把它们当成一个大型插花现场来对待,比如某一个时刻,我想去到热带或者雨林,就开始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来营造出相应的氛围。”
花友,某MouHoo | 艺术家
“高层生活的我没有可以种植的土地,利用每一扇可以打开的窗户,我的家就是我的小小花园。窗台、阳台以及在这个天窗阁楼中,我和植物一起生活,互相滋养。随着季节和光线的变化,室内花园的样子也总有变化,植物会展现它们的诉求,我让植物在家中旅行以适应它们的需要。于是家的样子也会随着变化起来,某种程度上植物装饰了家也塑造了家的样子,让屋子有了光彩,当外面的风吹进来,家中的四季就苏醒。”
花友,韦祎 | 媒体人,正在努力成为ballroom新星
“作为植物养护的差生,我有一个迷信的想法:想要养好一棵植物,就要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当作我的室友,去看它,去和它交流,如果想摸也可以摸一摸!有的时候我觉得我越爱其中的一棵植物,它就会长得比其他的更好。所以我为了雨露均沾,会时不时把家里的盆栽都换换位置,视觉焦点区域要轮流替换着来。”
花友,杨扬 | 艺术史学者
“这一方小露台就像在憋闷现实中为我打开的透气孔。植物的生长壮大、花蕾的孕育、花朵的绽放,都会带来无可替代的平静喜悦。作为新手,我还在一点点试探植物们的脾气,期待和它们不断磨合,共同成长。”
花友,守望 | 音乐人
“我阳台超级乱糟糟。也不整理。”
HOW TO JOIN US
带上你的工具、园艺资材、盆栽或者如果你没什么好贡献的,自备食物酒水或者你的歌单!
第一步:植物、工具、农药、书籍大交换
所有植物,欢迎光临:品种重复的蝴蝶兰,扦插或分株的月季、绣球、秋海棠,花盆里发育旺盛的棒叶/镜叶虎皮兰,育种成功的虞美人、西红柿,甚至是今年自收的耧斗菜种子……以及带不动植物,把TA托付给可靠的花友吧!
第二步:“可持续的绿色副本”
种花可以是件时髦的事儿,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自得其乐,通过种植认识了更多植物和朋友。但凡所有事情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消费,就会变成一阵风,植物可以是消费品,有没有想过它也可以是“理财产品”。
从初级园丁到朋友圈的绿手指,我们享受的是get your hands dirt的真实感,以及从植物生命循环中习得的自然哲理。那么下一步,学会孙悟空的撒豆成兵就从扦插开始吧!
BBC主持人Carol Klein的《园艺植物繁殖全书》可以是一份不错的学习指南。我们可以各自带些健康枝条来一起习得一些实用的扦插技艺。
彩蛋工作坊
超简单极美观吊盆网兜速成!!
分享嘉宾:花友,大沛 | Cabinet主理人
第三步:游击园艺工作坊 —— 绿色是我们的权利
Garth Eliassen / Getty Images
放下人类中心的视角后,我们会发现,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被市政规划的园林,被特定审美设计“雕琢”过的公园,而是需要每个人都能接触得到的公共绿地、菜地和花园,城市有更多自然生境,近郊有更多的荒野,一个鸟类和小动物可以有栖身之所。热衷园艺,不仅限于在家里创造专属的人造的自然,也要走上街去,进入城市里获取属于我们自己的绿色权利。
分享一些关于游击园艺的实践,以及我们可以一起试试做一些种子球,开始一个小实验。
第四步:我的植物怎么了?—— 家庭植物门诊
飞行嘉宾,国家植物园博士轻扬亲临指导,并远程连线花友群成都分舵代表kk,手拿把掐,治病到家。
植物阅读区
「书单」 超过30本实用手册、图谱、艺术家书
“目前的政治。
在春的灰的天日里
色彩于我园中歌唱
灰天薄雾起了凉风。”
——德里克·贾曼《色》
工作坊时间:5月28日(日) 16:00-17:00
地点:北京798艺术区706北一街戳客戳客天台
参与方式:
发送邮件标题“男孩女孩去花乡”,内容:姓名+手机+参与人数至rsvp@zuczug.com
(例如:张某+189xxx+2人)
因场地因素,活动须提前预约参与,预约后工作人员将及时回复确认。